http://maps.google.com.tw/maps?f=q&hl=zh-TW&geocode=&q=%E7%83%8F%E5%B9%B2%E9%81%94&sll=23.63446,120.970459&sspn=4.316814,10.217285&ie=UTF8&t=k&z=6&om=1
國名:烏干達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Uganda)
獨立日:10月9日(1962年)
國慶日:10月9日(1962年)
獨立日:10月9日(1962年)
國慶日:10月9日(1962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自上而下由黑、黃、紅三色相間的六道平行相等的寬條組成,旗面中央有一白色圓地,其中為一隻烏干達國鳥——皇冠鶴。黑色代表烏干達人民,象徵黑人;黃色象徵陽光;紅色象徵自由,三色組合的含義為陽光照耀下烏干達人民獲得獨立自由。在重要場合或正式升旗儀式上,使用帶國鳥圖案的國旗;一般場合則用無國鳥圖案的黑、黃、紅的色條旗。
國徽: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上部為藍、白相間的波紋,象徵該國的水域,烏干達素有“東非高原水鄉”之稱;中間是光芒四射的太陽,表示該國處於赤道地帶;下部的非洲鼓象徵烏干達的傳統文化,也代表該國具有悠久的歷史。盾徽下方的綠色高地表示烏干達的地理位置,它位於東非高原的西北部;高地上有棉桃和咖啡等圖案,代表該國的經濟作物;藍、白相間的波紋象徵尼羅河和維多利亞湖。盾徽背後為兩支長矛,兩側是羚羊和皇冠鶴,底端的綬帶上用英文寫著“為了上帝和我的祖國”。
自然地理:領土面積為24.1萬平方公里。位於非洲東部,東鄰肯亞,南與坦尚尼亞和盧安達交界,西與剛果民主共和國接壤,北與蘇丹毗連。境內多為海拔1200米左右的高原,多湖,有“高原水鄉”之稱。東非大裂谷的西支縱貫西部,谷底河湖眾多。裂谷帶與東部山地之間為寬闊的淺盆地,多沼澤。東部邊界有埃爾貢山,海拔4321米;西南部與剛果(金)接壤處有魯文佐裏山脈,瑪格麗塔峰海拔5109米,是全國最高峰,非洲第三高峰。境內多河湖沼澤,其面積約佔全國面積的17.8%。維多利亞尼羅河與艾伯特尼羅河水量豐沛,沿河多險灘瀑布。維多利亞湖是世界第二、非洲最大的淡水湖(面積約6.7萬平方公里),有42.8%在烏境內。其他還有艾伯特湖、愛德華湖、基奧加湖、喬治湖等等。有塞塞群島等10多個島嶼。大部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從埃爾貢山到維多利亞湖沿岸,有熱帶森林氣候的特點。
人口:2721萬(2005年統計)。烏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全國約有40個民族,按語言劃分,全國有班圖人、尼羅人、尼羅—閃米特人和蘇丹人四大族群,每個族群由若干民族組成,其中班圖族群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二。烏干達的官方語言為英語,通用斯瓦希裏語、盧幹達語等地方語言。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伊斯蘭教。
一踏進這個國家就可以感受這個國家「鳥」在什麼地方──從建築物、從垃圾堆、從電線桿、從天空、從高聳的樹叢,素有「非洲珍珠」美譽的烏干達會和「鳥國家」劃上等號的原因,是因為烏干達擁有的稀有鳥種種類排名世界第一,是非洲最佳的賞鳥國度。 不用說稀有鳥類了,光是在首都Kampala看到像台灣麻雀一樣隨處可見,外形像鶴又像鸛,站在你身旁沒有矮你多少,身長動輒150公分,若是翅膀張開聲勢更是嚇人的長腳巨鳥皇冠鶴,就知道鳥國家這個稱號一點都不浪得虛名。
想像一下,擁有一雙比長腿名模還名符其實的細長「鳥仔腳」,一副像鸛鳥一樣的粗長尖嘴,還有不太美觀的禿鷹般面容,這樣一隻龐然大物和人類和平共處,在公園草皮和你一起漫步,在人類生產製造的垃圾堆中覓食,在路樹、電線桿、路燈頂上、違章加蓋築巢繁衍後代兼停機坪起飛降落,窩巢底下還有專人定時打掃排泄物,一隻隻體積龐大的巨鳥不時地在距離你頭頂不到3公尺的低空盤旋飛過,升空降落時還可聽到牠咻咻咻翅膀揮動的臨場感聲響,這種和長腳巨鳥共同生活的感覺,是日常生活中最多只能近距離欣賞在公園被豢養的鴿子,或是躺在超市冷凍櫃的雞鴨裸裎死體,若要真實的觀察鳥類生活還怕驚擾鳥群,得戴上迷彩帽,躲在遠遠的草叢或河堤,用高倍數望遠鏡遠遠遙望的台灣人難以體驗的奇異感覺。 皇冠鶴,為烏干達創造了特殊的城市風光,因此總是吸引觀光客不遠千里而來拿著相機對著巨鳥猛拍照,也使得Coroly受到國家級的保育待遇,鳥口和人口一樣成正比成長,人口越多的城市就有越多的皇冠鶴棲息居住。在驚訝欣賞這人鳥共處一市的奇特景觀,千萬別看得太入神在樹下佇足過久,因為體積龐大的皇冠鶴,排泄物的份量也是相當可觀的,除非你想得到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嚐嚐被免費的鳥糞面膜敷臉的特別招待。
皇冠鶴主要分佈在烏干達、肯亞、蘇丹南部、扎伊爾東部和衣索比亞西南部。棲息地域不同,形體和外貌也略有差異。北京動物園的那種,來自南蘇丹,個頭小,羽色深。而生活在烏干達、肯亞和東扎伊爾的那種,身高體大,羽色稍淺,頭冠特別明艷,為同類中的佼佼者。
皇冠鶴喜歡在池塘、沼澤地、河湖岸畔棲息,以昆蟲、青蛙和草籽為食。每年五至七月產卵,卵為雙數,二或四枚,偶爾也有六枚的。孵化在僻靜的水草叢中進行,雌雄兩性輪流擔任。一個月後,幼鶴破殼而出。它們在父母的愛撫和保護下成長,十歲左右成熟,並開始求偶。一旦結為鸞儔,雙雙竟日形影不離,終生相依為命。杜牧在《別鶴》一詩中寫道:"分飛共所從,六翮勢摧風。聲斷碧雲外,影孤明月中。青田歸路遠,丹桂舊巢空。矯翼知何處,天涯不可窮。"這看來也真實地反映了兩情相別時的懷戀于惆悵。其實,皇冠鶴還不只如此。烏干達朋友告訴我們,兩鶴結為終生之後,一方遇難,另一方總是舍生相救。一方死去,另一方總是長時間哀鳴不已,且絕不另尋新歡。皇冠鶴對愛情的專一和忠貞,可謂世所罕見。
皇冠鶴喜歡在池塘、沼澤地、河湖岸畔棲息,以昆蟲、青蛙和草籽為食。每年五至七月產卵,卵為雙數,二或四枚,偶爾也有六枚的。孵化在僻靜的水草叢中進行,雌雄兩性輪流擔任。一個月後,幼鶴破殼而出。它們在父母的愛撫和保護下成長,十歲左右成熟,並開始求偶。一旦結為鸞儔,雙雙竟日形影不離,終生相依為命。杜牧在《別鶴》一詩中寫道:"分飛共所從,六翮勢摧風。聲斷碧雲外,影孤明月中。青田歸路遠,丹桂舊巢空。矯翼知何處,天涯不可窮。"這看來也真實地反映了兩情相別時的懷戀于惆悵。其實,皇冠鶴還不只如此。烏干達朋友告訴我們,兩鶴結為終生之後,一方遇難,另一方總是舍生相救。一方死去,另一方總是長時間哀鳴不已,且絕不另尋新歡。皇冠鶴對愛情的專一和忠貞,可謂世所罕見。
皇冠鶴美麗端莊的體態,喜歌善舞的天性,忠於愛情的品格,長壽知往的閱歷,深受非洲人民喜愛和崇敬。不少國家的機構、學校、企業、旅店、球隊以它命名或以它為標識。在烏干達,它更被奉為國鳥,佔據國徽的一角,鵠立於國旗的中央,成為國家和民族尊嚴的象徵。千百年來,東非人編織了大量帶有神話色彩的故事,讚美皇冠鶴。一則故事說,一隻皇冠鶴慘遭捕殺,無數同類飛來泣別、送葬,感天動地。捕殺者見狀,悔愧終生。另一則故事說,有人偷吃了一隻鶴蛋,天神發現後告訴鶴群。於是,千萬隻皇冠鶴一齊飛來,將偷食者團團圍困,啄瞎其雙目,使他永遠見不到光明。
這些故事,讚頌了皇冠鶴彼此相親相助的美德,並以皇冠鶴通天達神的想像,表達了人們對它的尊崇。東非的一位動物學家還指出,這裡的天靈報應故事,也是人們用來警告某些不法之徒,以達到制止捕殺、保護這類禽鳥的一種辦法。而今,在大象、犀牛等野生動物濫遭捕殺的非洲,皇冠鶴這樣一種珍貴的禽鳥卻過著平靜無憂的生活。我們經常看到,它們歌舞于田野,逗引得行人駐足而聽,舉目而視,但誰也不會驚擾。它們徜徉于城鎮的路旁街心,與人擦身而過,悠然自樂。人與動物這樣友善相處,確實令人感到欣慰。
資料來源: 缺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