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
http://maps.google.com.tw/maps?f=q&hl=zh-TW&geocode=&q=%E7%83%8F%E5%B9%B2%E9%81%94&sll=23.63446,120.970459&sspn=4.316814,10.217285&ie=UTF8&ll=0.922812,32.805176&spn=9.414412,20.43457&t=h&z=6&om=1
紐約
是美國最大的城市,聯合國所在地,也是世界經濟、交通和商業的中心。紐約以他的高密度的人口、數以百計的辦公大樓和公寓大樓、繁忙的商業區、覆蓋廣泛的公共交通網,與其他的城市別具一格。您在千面女郎般的曼哈頓裡,可以親自感受這兒有著名的摩天大樓、百老匯劇院、看不完的戲劇、舞蹈、電影、藝術、建築等,這裡是紐約人心目中真正的紐約,也是上百部電影故事發生的背景,這裡保留了許多十九世紀的鐵鑄建築,屋頂細部輕巧華麗、典雅動人,哥德式尖塔、義大利棕石風,希臘復古式排屋,都同時受到鐵鑄技巧的影響,也是北美最多美麗建築地方之一。在紐約的時代廣場裡,你可以在將近四十間百老匯劇院中欣賞世界上最刺激、最動人、最壯觀的娛樂節目。在這裡還可以參觀世界級的博物館,參觀由古自今,科技、歷史、科學、天文、戲劇甚至是您想像不到的各式各樣的博物館!
雖然紐約市是世界最大都會之一,卻擁有全國最大的城市動物園:布朗士動物園和野生動物保護公園,尚有佔地250畝的紐約植物公園。散佈在曼哈頓區的近鄰公園多達數百座,你隨時可以入內歇腳,靜觀大千世界在身旁經過。如果你較為活躍,可以在中央公園租隻小艇,放棹湖中,或者坐上馬背,在馬蹄聲中漫遊840畝的公園。
自由女神(Statue of Liberty)
原名為光耀世界自由(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的自由女神像,右手高舉著火炬,左手握著有1776年7月4日這一日期的獨立宣言書,這座自由的象徵外觀是由三百片來自挪威高純度的銅片接合而成,包裹住內部生硬的鋼骨結構,身高九十三公尺,約二十四層樓高、體重二百二十五公噸的自由女神(Statue of Liberty) 位於自由島(Liverty Island)上,從1886年開始就一直駐守在紐約市的海口,迎接並守護著來自世界各地、懷著美好夢想踏上新大陸的移民,是美國自由民主立國精神的最佳象徵、也是紐約市給所有世人的第一個印象。 自由女神像是法國在1876年美國獨立一百週年時送的禮物,女神像的創作者是設計蘇彝士運河(Suez Canal)的法國設計師Frederic Augusta Bartholdi。內部錯綜複雜的鋼骨則是Alexandre-Gustave Eiffel,也就是巴黎艾菲爾鐵塔設計者的傑作。頭冠上的七道光芒,象徵著七大洋和七大洲,單是女神像即歷時十年才完工,1885年時法國把雕像拆裝成箱,經大西洋運運送紐約。另外,自由女神自底層算起,最高到女神的皇冠部分有354階(約為22層樓高)並有瞭望台,可以瞭望紐約,到最頂端遠眺對岸的曼哈頓是一項耐心排隊和一股作氣爬到高點的挑戰。而且就算到達頂端但由於空間狹小大約只能容納三十人左右而且平均每個人在瞭望台逗留時間不會超過二分鐘,所以要拍照就需要動作快一點。另外如果不想與大家一起擠在小小的樓梯上,辛苦的往上爬也可以搭乘電梯到女神底座部分的頂端(約十層樓高)。在自由女神像底座有一個自由女神博物館,在這裡可以看自由女神像的製作過程與縮小的模型,還有附近的風景錄影帶,在自由女神的底座觀看風景也是很好的選擇。
中央公園(Central Park)
中央公園座落在摩天大樓聳立的曼哈頓正中央地帶,從南邊的五十九街一直延伸到北邊的一百一十街,長度超過八公里,面積廣達八百四十三英畝,幾乎橫跨整個曼哈頓,是紐約最大的公園,也是紐約最知名的公園,更是全世界最大的位於都會中的人造公園。原本中央公園是一大片的採石廠,周圍被非法釀酒廠、養豬場等所盤據,一五八○年代,紐約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都會區,不斷湧進的居民人數超過七十萬人,當時的詩人兼報社編輯布萊恩建議市政府開闢一座市立公園,他的意見獲得廣大的支持,於是展開了中央公園建置的計劃。這座由「美國景觀之父建築師」歐姆斯泰德所設計的公園花了十六年時間、超過一千四百萬美元,用了二萬一千噸炸藥並種植超過一萬七千顆樹木後,才將這片蠻荒之地轉變成世界上第一個主要的大眾公園,其中設計了許多的公共設施,除了公園綠樹外,這裡包括二座小動物園,可以泛舟水面的湖、溜冰場、遊泳池、網球場、運動場、花園、美術館、劇院、極大的廣場與草坪、以及數哩長的慢跑小徑等等,每天有無數的市民與遊客在中央公園作各式的活動,像溜直排輪、跑步或者是純粹的呼吸新鮮空氣等,中央公園是紐約人休閒及娛樂的最佳場所,這裡也是許多紐約客遠離壓力與都市塵囂的最佳選擇。 在摩天大樓環繞的公園裡,擁有為數眾多的小山丘、草地、樹林以及湖泊的中央公園,在這裡保留了所有自然原始的面貌,所以號稱是紐約的肺,進入公園隨時可以見到可愛的松鼠在草地覓食嬉戲、有錢人家的保母帶著小孩到這裡曬太陽,享受寧靜的時刻,這座在紐約市中心的廣大綠地洗淨了都市的繁華,讓忙碌不堪的都市人能夠思考沉澱,讓生活回歸到最初的原本面貌,使累倦縮的人們可以在這裡脫下他們的面具,暫時解除武裝。
中央公園也是第一次到紐約的遊客絕對要到的景點,幾乎每一部關於紐約的影片,都免不了以她做為場景,他的有名不僅因為它是眾多電影中的場景,或只是紐約地標之一,更重要的是在公園中的草原、廣場經常有水準之上的免費表演節目,到這裡就可免費看藝文表演,從每年夏季的Summer Stage、莎劇(Shakespeare in the Park)、歌劇,到爵士、搖滾到不定期的演唱會,還有不少的婚禮、宴會在此舉行。
上東區 Upper East
在「上東區」對於紐約客而言,是象徵一種特別的階級,是代表著上級名流也是紐約市長官邸與各國的外交官居住的地區,這裡到處可見加長型的豪華禮車、身穿高級西裝禮服的仕紳淑女、大門內鎖著庭院深深的華宅。
上西區 Upper West
在紐約人文氣息濃厚的上西區,這裡是典型的紐約在地雅痞集中地,從1970年開始,演員、作家和同性戀們開始遷移到這個區域,時至今日,這裡已經是紐約最令人覬覦的住宅區了,東邊是中央公園的林蔭大道,西邊則為河濱公園(Riverside Park),裝潢簡潔優美的餐廳、咖啡館散佈四周,而宏偉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與表演藝術聚集的林肯中心更為上西區增添重量級的地位。
要瞭解上西區可以看看梅格萊恩與湯姆漢克主演的「電子情書」(You’ve got mail),這部電影處處充滿著紐約upper-west side 特有的優雅風情,故事的主要場景是從七十二街至九十一街開始,在這個愛情喜劇中你可以看到上西區紐約人的生活風格,並且感受到這裡給人一種悠閒的感覺。另外從五十九街的哥倫布廣場到一百一十六街的哥倫比亞大學也是紐約著名的由文教及住宅集中區,哥倫布廣場即紐約觀光局及文化局的所在地,此處並有許多馬車供乘坐,可以遊覽中央公園南部,費用約三十元左右可繞南區一圈。
聖約翰大教堂(Cathedral Church of St. John the Divine)
聖約翰大教堂是於一八九二年破土動工的,經過一百多年迂回曲折的經歷現在仍在建設中,預計完工後聖約翰大教堂是世界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位於哥大南邊,一百一十二街的阿姆斯特丹大道上,教堂內部可容納一萬人,規模宏偉壯觀。另外哥大西北側的河邊教堂(Riverside Church)也是推薦的景點之一,在這裡可以俯瞰哈德遜河的景緻,米白色的鐘樓假日時,並有演奏,不定時有彌撒及音樂會可供欣賞,是澄澈心靈的好去處。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位於中央公園西側與七十七街交口附近,以自然史範圍來說,是世界最大規模。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參觀完的,展示以美國大陸的自然生態為主,非洲部份收藏也很豐富,最特別的是北美森林館,將北美十二座森林的部分做立體的呈現,製作得唯妙唯肖,四樓的恐龍館,將化石及骨骼組合起來重現原形,堪稱世界第一。另有一天文台(Hayden Planetarium)在其隔壁,放映星象影片,夏季並 有雷射特別表演。
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
佔地十五英畝,耗資近二億美金的林肯文化中心,位於紐約上西區在六十二至六十六街與百老匯交口附近,全由一般公司民眾募捐的基金建設而成,中心包含許多各具特色的建築。
林肯中心作為紐約古典音樂界的中心,是所有藝術家憧憬的舞台,同時也是匯集了劇院歌劇院、音樂廳、室外音樂廳的紐約文化中心。它從前是貧民窟。1950年,以John D Rockedeller Jr為中心,計畫將它建成音樂界的中心地。此後相繼在1962年建成了愛樂廳(現為Avery Fisher大廳),1964年建成了紐約州立劇院,1966年建成了 大都會歌劇院。
每年每天都提供市民精彩的表演藝術節目,觀眾得以同時欣賞世界頂尖的音樂家、獨奏家、舞者、歌劇團、交響樂團、劇團、室內樂團以及影片和展覽。節目範圍廣泛,涵括大型至小型,知名至創新,正式及非正式,成人至兒童與老少咸宜的表演,為紐約市民提供最可能和最完整的文化欣賞經驗。
自1989年起,每年夏天,林肯中心所主辦的「林肯中心藝術節」,在歷時三個禮拜的時間裡,林肯中心大廈廣場瀰漫著狂舞的熱潮。每年這時候將近一萬八千多名的市民、旅客都會湧入林肯中心大廈廣場開始跳起華爾滋、搖擺舞和探戈,並且帶動各種傳統或當代的流行舞步,同時每晚還有免費的舞蹈教學,開放給所有市民參與,尤其吸引美國及世界各地表演藝術愛好者的目光。
中城區 Midtown
一向以來,紐約以其千羅萬象、各種藝術形式兼具的包容力著稱。在紐約,第五大道上的大都會博物館珍藏著從古至今的藝術經典,雀兒喜的畫廊展示著最新的藝術潮流,而更前衛的藝術形式正在蘇活區醞釀著。紐約豐富而多樣的藝術創造力是無法令人想像得到的,光是蘇活區的藝廊便已超過巴黎。
光是位在中央公園旁的第五大道上,這一段路便是紐約所有博物館中,最多最集中的區域,在短短的從七十街到九十六街二十多條街的距離中,就有大都會博物館、古根漢博物館、古伯惠特設計博物館、惠特尼美國博物館等十幾間重量級的博物館。
除了上列的大型博物館之外,該區還有許多其他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從古伯-惠特設計博物館沿著第五大道向北走,還有收藏完整猶太文物、宗教儀典、考古發現的猶太博物館(Jewish Museum,第五大道1109號),蒐集全球攝影精品,如Adams、Bresson等12500幅攝影經典的國際攝影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第五大道1130號)…等。總之,這一區的密集的博物館分佈及經典藝術收藏,不論就品質或數量而言,皆居於全球之冠。熱愛設計以及藝術的您到了紐約,如果沒有充分的時間到處看看,那就直奔這一區吧!但時間的拿捏是非常重要的;光是想在大都會博物館走馬看花一圈,便可能花掉大概二天的時間,因為它的收藏實在是太驚人了,您必須身歷其境才能感受藝術所帶來的震撼!
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簡稱MET)
位於紐約中央公園的大都會博物館與英國的大英博物館、俄國的聖比德堡的HERMITAGE、巴黎的羅浮宮一起被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是全球四大博物館之首,占地十三萬平方公尺。館藏品共分二十一大項,擁有超過三百三十萬件的收藏品,是西方世界最完備的藝術收藏,從史前時代到當代、從西歐、埃及到東亞的藝術品盡在其中,尤其埃及館更把部分埃及神殿建築重現,這是埃及政府感謝賈桂林歐那西斯在興建亞斯旺水壩時,為當時遷移神殿募款所贈。因此想在短時間內看完是幾乎不可能的,最好先選擇感興趣的領域觀賞。大都會博物館是紐約行不可不探訪的最重要景點。
紐約現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 簡稱MoMA)
紐約的現代美術館主要收藏從十九世紀以來的繪畫和雕塑作品,尤以早期現代派藝術大師的作品為最多。可以說是後期印象派美術的集大成者也是全世界收藏現代藝術作品最為完整的博物館。該美術館簡稱MOMA(THE MUSEUM OF MODER N ART)是在1929年秋天由JOHN D LOKEFELLY.JUNL夫人等三名女性創辦而成的。目的是為了介紹印象派之後的歐洲美術,剛開始,主要展出的都是塞尚、GOGH、GAUGUIN等的作品。
除此之外MoMA亦以豐富的工業設計產品的收藏聞名全球,MoMA經常舉辦具有與工業設計及建築相關的主題特展,對設計的推廣功不可沒。
現代美術館從最早的只有九件作品展出起家到現在,現代美術館已經發展成了從繪畫、雕刻、素描、版畫、電影、室內裝飾用品、照片、建築模型,設計藍圖、圖形設計等的涉及到廣泛領域的大型美術館。該館收藏品達十萬件以上,除此之外有一萬多件的影片,八萬冊左右的書,以及定期刊物等,包含從梵谷和畢卡索的畫作到現代工業的設計收藏,如此廣泛的類別與具有如此巨大的收藏能力,一向是現代博物館引以為自豪的。
無畏號航空母艦博物館(Intrepid Sea-Air-Space Museum)
主要是由一艘經過二次大戰洗禮的航空母艦改裝成的博物館,透過潛水艇與其他艦艇以及飛機完整的介紹軍事航空與船艦博物館,無畏號服役過二次世界大戰、韓戰、越戰。1976年退役後,停泊在哈得遜河畔(Hudson River)成為最寫實的博物館。船艦上陳設曾參與戰役的飛機、飛彈武器,同時艦上還播放戰爭紀錄片;親身走在航空母艦甲板上,在這裡不但可以讓你親身經歷海軍艦隊及潛水艇水手的生活空間,還告訴你飛機及潛水艇的發明演進歷史。
除了海軍的裝備外,碼頭旁還有參加波灣戰爭虜獲的戰車,以及其他的陸軍裝備。博物館裡頭有飛行模擬器以及軍事電腦程式讓你當一次三軍統帥、校閱陸海空及特殊專案的軍備及戰力。在博物館的禮品區後面還可以自己做紀念幣,只需投幣五十美分就可以幾做出航空母艦的紀念幣,總計有五個圖案可供選擇!這裡也是每年的艦隊週的展覽場地!
資料來源: 缺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